近年来,滁州市聚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,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模式,探索建立居家、社区、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照护服务体系,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,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坚持高位推动,开展“适老化改造”,养老不离家。按6000元/人补助标准,重点聚焦经济困难的失能、部分失能老年人,严格申报、评估、签约、建设等工作流程,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、居家环境条件和服务需求等因素,经与老人及其家人协商,“一人一案”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。拟制《滁州市家庭养老床位基本项目参考清单》,区分适老化改造、智能化改造和老年用品等3类28项具体内容,以满足老年人安全便利的生活条件、能够及时响应紧急异常情况为基本要求,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改造,按需安装网络连接、紧急呼叫、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,并视情况配备助行、助餐、感知类老年用品。2024年以来,全市累计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2663张。
坚持质量引动,提供“专业化照护”,服务送到家。制定《滁州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项目指导目录》,按200元/人/月补贴标准,由专业承接机构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情况及家庭照护需求,与老年人及其家人协商制定“一户一案”个性化照护计划,签订照护服务协议,提供生活照料、基础照护、探访关爱、健康管理、委托代办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。项目承接机构根据服务协议约定,组建服务团队,及时为签约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帮助老年人家庭人员掌握养老护理技能,提升照护服务能力及水平。同时,按照“一人一策”服务管理标准,建立服务档案,录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,实现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测。2024年以来,全市累计为5799名困难老人提供30.21万小时居家养老上门服务。
坚持协同联动,建设“嵌入式机构”,社区就是家。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保障机制,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,通过“提升一批、改建一批、补建一批、配建一批、转型一批”的方式,优先选择在老年人口基数大、养老服务需求迫切的的社区,交通便利、便于子女探望和老年人出行的位置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邻近的区域,因地制宜、分区分类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。充分发挥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阵地作用,稳步推开政府购买“喘息服务”,积极探索“物业+社区养老”服务,持续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,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中医理疗、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,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区域内独居老年人提供线上一键呼叫、线下医疗救助服务,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2家。(滁州市民政局 郝腾飞)